签约20个项目,总投资115亿元;新开工45个项目,总投资232亿元。
12个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2.3亿元,为年度计划投资的137%,超序时完成目标进度。新增工业产值20亿元,新增税收超亿元,带动就业8000余人。
…… ……
今年年初以来,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牢树“项目为王”理念,紧扣“六稳”“六保”,齐心协力大抓项目建设,前11个月成绩单亮眼。12月23日,记者探访了示范区部分项目现场,感受发展热度。
从进场到厂房封顶仅用时4个月刷新项目建设速度
12月23日上午,记者走进耕德电子智能智造产业园项目,放眼四周,幢幢高楼拔地而起,现场塔吊来回转动长臂、运送建材,工人紧张作业,一派火热景象。
“8月份开工到现在,8栋厂房主体全部封顶,两栋11层的宿舍楼已封顶,已完成总工程量的50%。”负责耕德电子智能智造产业园项目建设的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工程部部长王曙辉对记者说,施工中,他们采用盘扣式支架,这种技术通常运用在高铁和桥梁的建设中,作业既快又安全。每天最多时有1000余人同时施工,加快项目建设速度。
从进场到厂房封顶仅用时4个月,耕德电子智能智造产业园刷新了示范区项目建设新速度。同时,该区其他项目也紧锣密鼓推进。辅仁中小学项目克服疫情影响昼夜施工,确保了秋季开学投用。南岸森林公园提升、石河岸淇河湿地等一批生态建设项目形象初显。这背后离不开建设方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的务实重干。
“我们集团项目管理人员奋斗在工程一线,克服工期紧、人员少等多重困难,保证工程进度。”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副总经理刘辉说。 1至11月份,示范区12个市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2.3亿元,为年度计划的137%。累计新开工项目45个,总投资232亿元;实际竣工项目7个,竣工率233.3%。
项目边建设边投产企业等着入驻
“产业园边建设、边投产,这两栋近期就要交付使用,进行试生产,其他厂房也要加快施工进度,确保明年5月按时交付。”王曙辉指着旁边正在安装室外综合管廊的厂房说。
与耕德电子智能智造产业园一路之隔的京东(鹤壁)智能制造产业新城项目建设同样如火如荼。
“项目11月开工,设计和用地清拆同步推进,计划建设13栋厂房,目前4栋施工至一层。”京东(鹤壁)智能制造产业新城项目负责人王军对记者说,现在20多家企业等着入驻,他们在落实环保“六个百分之百”要求的同时,想方设法增加人员设备,全力加快工程建设进度。
抓项目就是稳增长、抓机遇、谋未来。今年年初以来,示范区聚焦文旅、先进制造、总部经济、康养四大产业,引入3C基础产业链项目12个、人工智能项目3个,落地了保利朝歌文化产业园、淇水关古镇等一批重大文旅项目。预计全年新增工业产值20亿元,新增税收超亿元,带动就业8000余人,为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
当好“后勤部长”为项目推进解难题办实事
“我们项目的服务管家、示范区发改局局长肖清彬多方协调,帮助我们解决建筑材料购买难题。”王军说,肖清彬每隔几天就来项目现场看看,现场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的难题。
对于示范区的暖心服务,王曙辉也深有感触:“我们的项目从准备到进场,只用了7天。项目占两个村的地,其中一个村还是淇县的,示范区帮忙协调,使我们进场很顺利。开工后,示范区还帮我们对接银行筹集资金,保障了项目快速推进。”
示范区出台《示范区重点项目建设推进管理办法和考评实施细则》,强化奖惩激励,实行挂图作战,完善周例会、月通报、季观摩等推进机制,实施一项目一领导一专班一策略,实行“周排查”问题交办制度,组织召开项目建设专题研判会18次、现场办公70余次。
同时,示范区成立“5+2”项目工作专班服务组,出台了37项惠企政策,设立了1亿元产业基金,“政金企”对接会签订45亿元贷款。耕德电子智能智造产业园、京东(鹤壁)智能制造产业新城、机器人硅谷项目争取专项债资金、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等各类补助资金1.8亿元,保障项目顺利推进。
“下一步,示范区将精抓招商、快推项目、做优环境,重点推进36个文旅产业项目,17个先进智能制造业项目,20个商务休闲办公、平台研发、总部经济项目,10个医康养产业发展建设项目,以项目建设提速四大产业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现代化鹤壁南部新城。”示范区党工委委员、管委副主任岳保臣表示。